本來一直用緊的 ASUS 550ti 經過幾年的服役,早已顯得有點力有不逮,但係因為一直在玩的電腦遊戲都對顯示卡要求不是特別高,而且舊顯示器的解像度只有 1600 X 1050,所以一直未有更換,直至近期朋友說要一起玩 Battlefield 1,所以推動了更換顯示卡的大行動。
其實本來朋友介紹買 XFX RX470 4GB的,因為 1080p 的話 RX470 應該係夠用的,而且只係賣 $1380 ,十分抵用。可惜放工去到旺電先知 RX470 冇貨,為左唔想空手而回,所以就隨便買了一張最平的 XFX RS480 8GB。
我買的是 XFX Radeon RX480 RS OC XXX,是 XFX RX480 8GB 系列中最便宜的一款。
外盒冇太多詳細的資料,找了半天找不到卡的總長度,買的時候不確定是否能放入我的機箱。
包裝上顯示保養由 XFX 負責,但自十一月起 OC Computer 成為了 XFX 香港及澳門代理,保養會改為 OC Computer 負責。
包裝很簡單,打開外盒就只有 RX480 顯示卡一張及保用證書。

實物很長很重,這張 XFX Radeon RX480 RS OC XXX 沒有 XFX 的特色可更換散熱風扇,同時沒有任何燈效。
XFX RX480 8GB 背面附上了背板幫助散熱。
XFX Radeon RX480 RS OC XXX 需要一組 8PIN 供電,XFX 的 RX480 都有 DUAL BIOS 的設計,在官網上可找到 Performance 及Stealth 兩種 BIOS,但張上未有註明卡上的 BIOS 是那一個。
因為 XFX RX480 的長度比預期長,我的小機箱只是剛剛好夠放,幾經辛苦才能安裝好。
待機時及輕負載下不高於50度,此時預設風扇不會轉動,十分安靜。
遊戲時100% 負載,兩個風扇全速衝上了 3,500 轉,溫度由開始時的50度,經過兩小時的遊戲後大約維持在70度左右。由於我的迷你機箱太迫了,散熱很差,所以只能先打開機箱用,直至更換一個主流設計的機箱。
購買這張 XFX RX480 RS OC XXX 時是配合 1600 X 1050 的顯示器用的,在 Battlefield 1 最高的設定下能維持 90-100 fps,對比 ASUS 550ti 在最低的設定下只有 20-30 fps 是天與地的分別。
現在 XFX RX480 RS OC XXX 配合 LG 29UC88 29寸 21:9 弧形顯示器使用,29UC88 最高能顯示 2560 X 1080 75Hz,在 Battlefield 1 最高的設定大約有 60-75 fps,剛好能用盡 RX480 的效能。
其實本身一直使用N卡為主,本來升級時是在 1060 及 1070 之間作考慮,但由於 1070 在香港要價三千多,有點超過了預算,而1060的價格與 RX480 相近,但最高只有 6GB 記憶體,還是認為 RX480 8GB 的 CP 值比較高,而且近期愈來愈多顯示器支援 FREESYNC 技術,所以 RX480 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